公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二十一日,明永曆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,兩萬五千鄭家軍在金門島東向的料羅灣,登上了近四百艘戰船。
鹿耳門之戰與鄭荷對決
晌午時分,旌旗飛揚的龐大船隊,乘風破浪駛向台灣的中繼島,澎湖。次日,船隊來到了澎湖,泊峙內灣,鄭成功派出船隻到大員附近海面偵查,並在澎湖整裝,等候順風出發。
四月二十九日夜,為了搶潮水,鄭成功決定冒險啟椗,在強風巨浪中向東南方航進。三十日黎明,數百艘高掛著鄭字旗幟、漆著太陽與月亮並存的日月旗軍船,在濛濛霧中,悄悄來到鹿耳門外港,於北線尾島外的海邊下錨。
中午過後,鄭成功在船頭擺下香案,向天禱祝,祈求一戰成功。不久,鹿耳門水道開始潮漲,順風吹送下,船行如飛,戰船趁勢湧進鹿耳門水道,進入台江內海。此時船隊已分成三批,一批留在北線尾外海原處,另二批陸續魚貫進入鹿耳門海口,散布在台江南北兩面和熱蘭遮城、普羅民遮城之間。
傍晚,鄭軍水師衝過荷軍防線,先在赤嵌樓以北的禾寮港(約在今台南市忠義路靠成功路附近)登陸,接著進占赤崁,直逼普羅民遮城。五月四日,普羅民遮城的荷蘭守將棄城投降,結束了這場「鹿耳門之戰」。短短五天,鄭軍便攻陷了戰力薄弱的普羅民遮城,迫使荷蘭人全數退守在隔著台江水域、位在普羅民遮城對岸的熱蘭遮城,雙方開始了長期的對峙交戰。
隔年二月一日,永歷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,熱蘭遮城裏的荷蘭人終於不敵鄭成功軍隊的圍困夾攻,終於與鄭成功簽訂締和條約,歷時九個多月的鄭荷對峙交戰局面,最後在僅僅數天的締和過程中劃下句點。自此,鄭成功正式統治了台灣。
「鄭成功是非常寬厚的。不但讓所有的荷蘭士兵及家眷都離開,每個人可以帶走多少東西,幾乎都按荷蘭自擬條約中的規定。」長年研究南海問題的台綜院所長龍村倪表示,在這場媾和交涉中,鄭成功充分展露了尊重與寬容的泱泱大氣,並締下近代中國在國際上罕有的勝利表率。
三十八年前,公元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在福建巡撫的默許下占領了台灣,而這一年正是鄭成功在日本平戶出生的一年;沒想到三十八年後,鄭成功踏上台灣這塊土地,驅逐了荷蘭人,開啟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新頁。
(戰爭特寫圖、鄭軍三面圍攻熱蘭遮城路線圖及鹿耳門地形圖、鄭軍、荷軍等資料圖片)
同受官民尊奉的延平郡王
鄭成功,這位西方人眼中的國姓爺,明室賜封的延平郡王,民間信仰廟宇中祭拜的開台聖王,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,更是台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。據統計,台灣共有六十三座開台聖王廟,而台南市的「延平郡王祠」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。
「前無古人」,延平郡王祠內的一塊橫匾上所寫,這四個字已道盡鄭成功的一生:中國歷史上,沒有第二個鄭成功。赤崁文史工作室的鄭道聰表示,明朝皇帝賜姓、清朝皇帝給他謚號,「能於不同的兩代皆受到當朝肯定的,除了鄭成功外,沒有第二人。」
對於這個現象,鄭道聰老師有一番說明。原來,延平郡王祠昔稱開山王廟,原是地方鄉民集資興建,用來祭祀鄭成功的。但因明鄭滅亡,民眾在清朝的統治下,對鄭成功只能暗中祭祀,因此廟宇改稱為「開山王廟」。一八七四年,欽差大臣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台,基於民間對鄭成功的景仰及提倡鼓勵忠君思想,於是力表「鄭氏明之孤臣,非國朝之亂賊」,奏請朝廷改建,以追念這位明朝孤忠。
於是清政府將開山王廟擴建成一棟福州式的建築,改稱為「明延平郡王祠」,追諡「忠節」,並編入祀典,成為台灣唯一紀念民族英雄的專祠。「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看,這也是清朝皇帝了不起的地方。」鄭道聰表示,康熙皇帝的懷柔遠見讓人欽佩,雖然清廷為鄭成功建祠堂、封諡號,背後有其政治目的,但這樣的行動,卻更加確立了鄭成功的歷史地位。
我們經由開山路來到延平郡王祠,跨進門內,便見庭院中拱橋流水,涼亭綠蔭,雲牆月門,古木蒼鬱,配合青瓦朱牆,一派園林之美。頭門之前,一座近代所建的牌坊,橫批「忠肝義膽」,與頭門之後「前無古人」匾額相互輝映。
頭門內懸掛了多幅今古對聯,書法與辭藻均為一時之選。其中,由沈葆楨親撰的一幅對聯:「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遺民世界;及一生無可如何之遇,缺憾還諸天地,是創格完人。」充分描述了鄭成功一生的境遇與貢獻。
台灣開發的肇始
然而,在荷蘭人據台統治及明鄭時期之前,台灣原只是一個海上荒島,一個尚無文字記載的原始社會,原住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,而在中國的史料中,也只留下「夷州」、「流求」等無法確定是否就是台灣的記載。即使在明朝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,台灣仍舊在航線之外。直到公元一五四四年,明嘉靖二十三年,葡萄牙水手的一聲驚嘆:「福爾摩沙、美麗之島」,喚來了西方國家對台灣的注意,也把台灣推向各方海上勢力覬覦、駐足的舞臺。
「在航海貿易史上,我們台灣可以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據點,不但葡萄牙人來、西班牙人來、荷蘭人來,在鄭成功之後還有法國人、英國人及日本人來。」台綜院所長龍村倪分析,因為從台灣往東可達日本,往西通過台灣海峽可抵福建泉州,取得中國內地的絲綢,由泉州橫越南海,則可到西班牙大航海時代的大型貿易站馬尼拉,經過馬尼拉,還可以南行到印尼,或橫向途經舊金山繞到墨西哥。因此自十六世紀開始,台灣就是太平洋貿易區往來的中繼站,所以才會引起國際航海帝國主義的重視與爭奪。
然而,對於當時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民、各路海盜或海上貿易集團而言,台灣僅是個歇腳避風、躲避政府追剿之地,而對明朝當局來說,更是一處瘟疫蔓延、土著凶悍的化外荒島。漢人真正開始移民台灣,遲至明代中葉才開始。
當時因部分倭寇、海盜以台南為基地,為亂附近的海域,使得大陸東南沿海居民與台灣原住民皆深受其擾,明朝廷因此幾次派兵討伐,與原住民有了初次接觸,也開啟漢族移民之始。而閩粵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難、捕魚、經商等目的移居台南,在一鯤身、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。
早期,台南市西部還是一片汪洋,稱為「台江內海」。內海西緣沙洲環繞,其中位居鯤身嶼之首的「一鯤身」(即今安平一帶),是西拉雅平埔族台灣社的聚居地;台江東岸是平原區,則為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。明代的地圖、文獻上,分別稱呼台江的西岸、東岸為「台員」、「赤崁」,據推論,「台南」地名即由此二處平埔族社名音譯而來。
公元一六二四年,原占領澎湖的荷蘭人被明朝軍隊所逐,轉而進據台灣南部。首先,荷蘭人在台江西岸的一鯤身沙洲興建「熱蘭遮城」(今安平古堡),作為在台的統治中心。後來又於公元一六五三年,在赤崁地區另建一座「普羅民遮城」(金台南赤崁樓),與熱蘭遮城對峙。這兩座城堡,在鄭成功統治台灣後,也分別成為他統領台灣的行政中心(普羅民遮城)及鄭氏的宅第(熱蘭遮城)。
(世界航海貿易地圖、台灣古地圖、台南古地圖)
鄭成功的歷史定位
民族英雄、延平郡王、開台始祖……,鄭成功集各種身分於一身。然而對於這位傳奇的歷史人物,中國大陸、日本及台灣本土,皆有其不同的詮釋及看法。
由於鄭成功的母親為日本人,過去,鄭成功一度被日本視為占有台灣的幻想,而他趕走荷蘭人這段歷史,至今仍被視為日本的榮光,在他們的傳統戲劇中,甚至有一齣《國姓爺合戰》,談的就是鄭成功打敗荷蘭人那段歷史。而在中國歷史上,鄭成功是前明的忠臣,是清朝可畏的敵人,而在當代大陸與台灣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下,鄭成功則被強調為「收復台灣」的民族英雄。
「鄭成功一生的歷史,事實上是被政權掌握者所詮釋利用的。我們看鄭成功,認為他是在十七世紀中期的大航海貿易時代中,一位中國海權的代表性人物。」強調歷史應當有地方文化解釋權及庶民觀點的鄭道聰,進一步分析,鄭成功把荷蘭人趕出台灣,可視為是東方的海權勢力戰勝西方海權勢力的典範。當時西方人的活動因此被限於中國南方海域,如廣東、越南、澳門一帶,而使當時中國東方海域成了福佬海商的天下,也使台灣成為一個純粹的漢人世界。
「無論用任何觀點來解釋鄭成功,他都有足夠的份量蹐身世界偉人之一。」翁佳音稍顯激動地說。而今,三百多年過去了,安平古堡與赤嵌樓之間的台江海域已成陸地,鹿耳門水道也只剩下一段短淺的溪流,在此安身立命的台灣人,從當年的十五萬人增加到今日的二千三百萬人,屬於鄭成功的時代,早已經落幕。
我們無法見到這位威震國際、治國統兵的英雄,當年如何拓展明鄭經略、拓墾台灣,使這塊土地走向郡縣制度,及一個儒家教育生根、文風鼎盛的漢人社會,但那獨屬於英雄的格局視野,披荊斬棘、開疆闢土的雄才大略,卻將永留後世子孫的心中。
清順治十八年(南明永歷十五年,1661),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殖民者、收復中國領土台灣的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。
台灣,東漢、三國時稱夷洲,隋稱流求,歷來是中國領土。三國時吳國和隋朝都曾派官員到台灣。南宋時台灣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,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統管,明萬曆年間改稱台灣。長期以來,高山族和漢族民眾對開發台灣都作出了貢獻。
明天啟二年(1622),荷蘭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(駐印度尼西亞)派軍艦到台灣窺察港口。次年荷艦復至,並派兵50人在島上築堡,遭當地民眾襲擊退走。四年,荷軍指揮官宋克率艦13艘,侵佔台灣西南部。後築台灣城(荷稱熱蘭遮城,今台南市西安平鎮)與赤嵌城(荷稱普羅文查城,今台南市)。崇禎十五年(1642),荷軍擊敗侵佔雞籠(今基隆)、淡水等地的西班牙殖民軍,又奪佔台灣北部。荷蘭殖民者在台灣實行軍事鎮壓、政治分治、經濟掠奪,並以台灣為基地在沿海劫商掠貨,俘獲華人為奴。台灣人民不堪殖民統治,以各種形式進行反抗。清順治九年(1652),台灣人郭懷一領導起義群眾1.6萬人抗荷,歷時15天遭鎮壓,郭懷一及部眾1800餘人被荷軍殺戮。殖民者的暴行,激起台灣人民的仇恨和反抗。
十四年,鄭芝龍舊部、充當荷蘭翻譯的何廷斌(又名何斌)從台灣到廈���,勸鄭成功收復台灣。十六年,何廷斌向鄭成功獻台灣地圖。鄭軍因忙於休整和抵禦清軍南下,未定進軍台灣之事。十八年正月,鄭成功在廈門召開軍事會議,決計收復台灣,作為抗清的根本之地。鄭軍抓緊檢修戰船,籌措軍火軍糧;派人前導引港,探測航道,偵察敵情,對外封鎖消息。鄭成功命部將洪旭、黃廷等輔佐長子鄭經留守金門、廈門;將渡海登陸官兵集結在船,嚴加管束,聽令待發。
三月廿三,鄭成功乘侵臺荷軍兵力薄弱(千餘人)及其援軍受季風影響難以赴臺之機,親率將士2.5萬人、戰船數百艘為第一批,在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漁民引導下,由金門料羅灣出發,次日至澎湖,遇風待機。三十日夜,鄭軍由澎湖啟航,四月初二晨抵荷軍疏於防守的鹿耳門港(今台南市安平港北)外。鄭成功乘中午滿潮,率師通過道紆水淺的北航道,駛入鹿耳門港,令水兵4000搶佔北線尾島,全殲荷軍守兵;自率主力通過大海灣,直插禾寮港,在島上數千同胞接應下上岸。荷蘭殖民總督揆一多次組織反撲。在海上,荷艦四艘攻擊北線尾島外鄭軍。鄭成功遣部將陳廣、陳衝等率戰船60艘包圍荷艦,以炮火擊沉荷主艦赫克托號,以火船燒燬荷船格拉斯蘭號。在陸上,揆一遣湯馬斯·貝德爾上尉率鳥銃兵240人,襲擊登上北線尾島的鄭軍。鄭軍將領陳澤以兵800迂迴側後,重創上島之荷兵。
四月初三,鄭成功乘勝擴大戰果,集兵1.2萬包圍赤嵌城,斷城內水源,在城周布設火器,對荷軍形成軍事威懾。遣送俘獲的赤嵌守軍頭目描難實叮之弟夫婦回城勸降。初四,描難實叮因勢窮率眾出降。鄭成功予以厚待,又派描難實叮去荷蘭總督及評議會所在地台灣城招降揆一。初六,揆一遣描難實叮見鄭成功,許以賠款換鄭軍撤走,被嚴詞拒絕。次日,鄭軍主力移師一鯤身,威逼台灣城。揆一憑藉堅城利炮和守兵千人,拒絕投降。廿四日,鄭成功以台灣城孤,遂改攻城為圍困待降;同時分兵收復島上其他失地。五月,改赤嵌為東都明京,設承天府和天興、萬年兩縣,改台灣城為安平鎮。又下屯墾令解決軍需,嚴肅軍紀,懲辦不法官兵,還到高山族同胞居住區察訪、慰問。在鄭成功優俘政策感召下,荷軍中黑人士兵亦倒戈降附助戰。鄭軍未到之雞籠、淡水等地,台灣同胞自動拿起武器驅逐荷軍。
荷蘭東印度公司為挽回敗局 ,派海軍統領雅科布·卡宇率艦船12艘、士兵720人增援台灣,於閏七月廿三與揆一合兵攻鄭軍。雙方激戰半個時辰,鄭軍將領陳澤、陳繼美等率部擊毀荷船2艘,俘荷船艇5隻,擊殺艇長以下130餘人,卡宇敗逃,台灣城荷軍遂處糧盡援絕的困境。十月初一,揆一再次向巴達維亞求援。荷蘭殖民者復命卡宇為司令、康斯丁·諾貝爾為副司令率兵救援,又被鄭軍擊退。
台灣城被圍困八個月後,第二批鄭軍登陸。十二月初六,鄭成功下令炮轟台灣城外重要據點烏德勒支堡,發射炮彈2500餘發,當晚破城。龜縮台灣城內的荷軍殘餘600餘人,由於傷殘、饑病,幾乎喪失戰鬥力。荷蘭殖民評議會召開緊急會議,決定願在優惠條件下交出城堡。十二月十三(1662年2月1日),揆一代表荷方在投降書上簽字。至此,被荷蘭殖民者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回歸中國。
鄭成功收復中國領土台灣 ,得到台灣同胞的支持;在作戰指導上,能正確選擇戰機和打擊方向,利用季風、潮汐出敵不意登陸;同時,以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配合,終獲全勝。它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成功範例,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。(鄭成功學術研究網站 劉倫賢 朱清澤)
- May 06 Mon 2013 15:32
鄭成功的故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